• 百科
  • 孕前
  • 孕期
  • 分娩
  • 月子
  • 营养
  • 0-1岁
  • 1-3岁
  • 3-6岁
  • 工具
  • 小儿肥胖的原因

    3-6岁百科

    医学上对体重超过平均标准体重20%的儿童,称为小儿肥胖症。超过20-29%为轻度肥胖,超过30-49为中度肥胖,超过50%为重度肥胖。小儿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,父母有必要对单纯的小儿肥胖症进行早期干预。

    小儿肥胖的原因

    (一)单纯性肥胖症

    95%~97%肥胖症患儿不伴有明显的内分泌、代谢性疾病,其发病与下例因素有关。主要是以下原因引起的肥胖:

    1、营养素摄入过多。摄入的营养超过肌体代谢需要,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、导致肥胖。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婴儿出生前3个月、生后第一年和11~13岁三个阶段,若在这三个时期内摄入营养过多,即可引起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并且体积增大,治疗较困难且易复发;不在脂肪细胞增殖时期发生的肥胖仅出现脂肪细胞体积增大,数目增多不明显,治疗较易奏效。

    2、活动量过少。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,即使摄入不多但如活动过少,也可引起肥胖。有些疾病需要减少活动,在病期或病后即易出现肥胖;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,形成恶性循环。

    3、遗传因素。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,目前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。父母皆肥胖的后代肥胖率高达70%~80%;双亲之一肥胖者,后代肥胖发生率40%~50%;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%~14%。

    4、其他。如调节饱食感及饥饿感的中枢失去平衡,以致多食;精神创伤(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)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,亦可致儿童过食。

    (二)继发性肥胖

    约有3%~5%的肥胖症小儿继发于各种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症,他们不仅体脂的分布特殊,且常伴有肢体或智能异常。

    相关文章